地球一小時2025 :連繫地球一小時

WWF-Hong Kong
Font size:
A
A
A

3月22日,WWF號召全港市民響應全球最大型的環保行動「地球一小時」,今年活動以「連繫地球一小時」為主題。一如既往,參與的市民、團體及機構於晚上8時30分至9時30分一同關掉非必要照明,展示齊心應對氣候危機、保護生物多樣性的決心。然而,「地球一小時」的意義不僅僅在於熄燈一小時,而是喚醒我們重新思考與大自然的連繫,以行動燃亮地球的未來。

動員全球力量

「地球一小時」行動於2007在澳洲悉尼首次發起,最初只是一場象徵意義的熄燈活動,旨在喚起大眾對氣候變化的關注,經過多年努力,至今已蛻變成為全球超過190個國家地區參與的國際性公民運動。「地球一小時」更已演變成全年無休的行動平台,提倡可持續生活方式,鼓勵個人、企業及政府共同引領改變,創造永續未來。活動亦充分展現團結的力量,每人的微小努力,可凝聚成推動長遠改變的正能量。

 

「地球一小時2025」注入新元素

香港今年的「地球一小時」注入新元素,呼籲各界重拾與大自然的連繫,減少生態足印,並推而廣之。今年主題為「連繫地球一小時」,鼓勵大家實踐可持續生活,改變日常小習慣,匯聚社會的共同努力,發揮持久的影響力。

為迎接這項年度盛事,WWF早於 3 月初便展開連串活動,舉辦了元洲仔開放日,邀請市民走進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參與一系列與大自然連繫的工作坊,包括天然紮染、植物拓印、冰山蠟燭製作,以及新鮮焗製的薄餅等,透過親手創作加深對自然的連繫,以及宣揚環保生活的好處。

於3月22 日下午,海港城海運大廈頂層觀景台搖身一變成為「地球一小時嘉年華」的舞台,現場設有創意工作坊、教育攤位及現場表演,氣氛熱鬧,精彩環節包括由兒童節目主持人伍文生帶領的《環保童樂大匯演》、歌手周卓盈及陳鴻翔合演的迷你音樂會《連繫音樂一小時》,以及本地棟篤笑表演者陳樂添上演的《地球半小時棟篤笑》,一眾參加者在互動和歡笑間學習保育。

 

「2025年地球一小時」大使

WWF連續第三年邀請歌手洪嘉豪擔任「地球一小時」大使,並聯同新任大使陳卓賢一同宣揚活動。洪嘉豪相信,每人的一小步可累積成深遠的環境改變;而陳卓賢則鼓勵大家深度連繫大自然,以實際行動關愛地球。兩位大使齊心宣揚自身對環保的熱忱,啟發大眾實踐綠色生活。

 

團結熄燈  點燃希望

「地球一小時」的意義不僅是熄燈的一刻,更重要是傳遞「守護地球,人人有責」的訊息。全港近4,000家公司、機構及地標建築,包括香港文化中心及青馬大橋等,於晚上8時30分一同熄燈,齊心支持地球一小時行動。

熄燈儀式於維多利亞港海濱舉行,由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李學賢聯同WWF香港分會的領導團隊主持,在場數百市民一同見證全城團結的一刻。WWF董事委員會主席白丹尼先生(DanBradshaw)於致辭中強調集體力量的重要性:「『地球一小時』正好提醒我們,群策群力可發揮巨大影響力。守護大自然,就是守衛我們的未來。」

今年的熄燈儀式特別加入藝術元素,將環保意識與藝術創意結合。馬戲表演藝術家麗兒運用水晶球與LED 燈演繹出光影共舞,沙畫藝術家胡藹的即席以沙作畫, 創作四種本地瀕危物種的故事,而樂團SENZA 則在熄燈期間於星光下演出無伴奏合唱。

 

延續一小時精神

「地球一小時」鼓勵我們暫停片刻,反思地球的需要,但守護大自然的責任不止於熄燈的一小時。我們鼓勵大家從生活細微處做起,不論是減少廢物、節約能源或保護香港生物多樣性,將綠色行動變成生活習慣,真正實踐「地球一小時」的精神,點亮更美好未來!

衷心感謝各位響應及參與「地球一小時 2025」,讓我們攜手推動世界變得更好!

WWF-Hong Kong

為迎接「地球一小時2025」,我們率先在元洲仔舉辦連串環保工作坊

WWF-Hong Kong

「地球一小時嘉年華」讓公眾在輕鬆有趣氣氛下學習保育知識

WWF-Hong Kong

兒童節目主持人伍文生帶領一眾具天份的小朋友呈獻《環保童樂大匯演》

WWF-Hong Kong

一眾嘉賓出席熄燈儀式(由左至右):活動大使陳卓賢及洪嘉豪、WWF 行政總裁黃碧茵女士、WWF 董事委員會主席白丹尼先生(Dan Bradshaw)、環境及生態局氣候變化專員李學賢、民政事務總署油尖旺民政事務處民政事務助理專員嚴卓晞女士

WWF-Hong Kong

無伴奏人聲樂團「SENZA」的表演為活動畫上完美句號

WWF-Hong Kong

沙畫藝術家胡藹的即席以沙作畫,畫出四種珍稀物種

WWF-Hong Kong

「地球一小時2025」活動大使洪嘉豪及陳卓賢呼籲大家從日常做起,實踐環保生活

從維多利亞港眺望的「熄燈」時刻

立即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