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自然基金會香港分會(WWF)最新發表的《香港生物多樣性現狀2025》,揭示了令人憂慮的趨勢-香港超過25%的野生物種正面臨本地滅絕風險,反映本港生態正承受前所未有的危機,呼籲社會立即行動。這份報告是近年首項對香港生物多樣性進行的全面評估,聚焦在城市化、棲息地喪失及入侵物種等壓力下最深受威脅的重要物種及生境,同時為我們的保育工作訂立優次及方向,喚起大眾對守護自然的關注及責任。
儘管情況嚴峻,但希望猶存。報告亦強調,透過社會各界共同承擔、研究及政策制訂,只要群策群力,仍可帶來轉機及力量。我們與各界持份者積極合作,挽救面臨危機的生態熱點。最近,本會與香港園境師學會合作,提倡在新界應用「自然為本解決方案」,體現以創新、前瞻方式創造更可持續發展、自然向好的城市。我們相信,將大自然規律融入城市規劃,可為社會實現發展與保育並進的未來。
本會亦推行同樣突破性的「智慧濕地2.0」項目,採用先進科技推動米埔自然保護區的保育工作,引入太陽能攝影機及人工智能輔助監測系統,追蹤行蹤飄忽的濕地物種動向,有助提高我們對這些珍貴生態系統的理解及保護力。項目亦展示科技創新正逐步成為我們保育策略的支柱。
守護環境需要社會各界共同努力。無論是響應「地球一小時」熄燈行動,或是在社區推廣自然為本解決方案,每一小步都意義重大。我們齊心協力,就能保護香港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讓人類與自然萬物擁有可持續的未來。
於本期《生命之延》,您可認識到《香港生物多樣性現狀2025》背後的專家團隊,深入了解我們努力推展的保育計劃及社區參與活動,誠邀您細心閱讀,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