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眾參與及教育

WWF-Hong Kong
Font size:
A
A
A

要成就可持續發展的未來,有賴社會各界之間齊心合作。本會致力聯繫本地社群,創造機會,讓人人都能參與保育。我們為不同背景、不同興趣人士設計活動,加強社會與自然連結,讓大家的影響力能夠影響更廣大社群。我們深信人類福祉與環境健康密不可分,今年我們繼續將身心靈健康元素融入不同活動,希望藉此喚起公眾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共同努力。

教育

連繫家庭與大自然

本會的自然學堂提供專為兒童及家庭而設的社區項目及活動,讓參加者透過在戶外中心(包括米埔自然保護區、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及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的體驗式學習,與大自然締結更深厚連繫。我們在年內推出幾個新項目,令自然學堂發展更上一層樓。

我們在2024年夏天推出「夜探米埔親子住宿體驗」,於米埔的兩日一夜獨特活動吸引超過30名參加者,跟教育主任觀察夜行動物、在斯科特訪客中心留宿、再於早上探索美麗的米埔濕地及參加藝術工作坊。

年內,我們在米埔舉辦多次「跟住水牛做保育️」項目。在為期半天的活動中,小朋友與家長認識我們的保育好拍檔——水牛,了解牠們於濕地管理的角色,並親身體驗野外保育工作,例如植被管理。

海下灣的「海洋守護者」活動為小朋友及家人提供趣味十足的遊學機會,透過遊覽海灘、乘坐玻璃底船及觀察珊瑚育養缸認識海洋保育及珊瑚修復。

WWF-Hong Kong

參加者在新推出的夜探米埔親子活動中體驗夜間生態之旅

WWF-Hong Kong

本會全年舉辦多類專為家庭而設的活動,藉以加深大眾與大自然的聯繫

WWF-Hong Kong

參加者在工作人員指導下探索海岸生態環境

豐富戶外活動及提升設施

過去一年,本會於訪客中心推出多種嶄新教育活動,其中重點之一便是在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裝設珊瑚育養缸後,我們的中小學教育項目亦隨之優化。為小學生而設的活動現加入「動手做」環節,讓學生認識珊瑚育養過程及珊瑚對生態的重要性;而中學生則有機會參與科學測量,更深入理解珊瑚修復工作。

位於米埔的斯科特訪客中心經全新升級,於2023年年底啟用,當中設有室內教室。我們新改革的「都會規劃師」中學教育項目透過小組討論及城市規劃活動,讓學生了解大規模發展對香港濕地的影響,認識不同持份者的角色及可持續發展的重要性。我們亦推出暑期教育項目,活用較早前與一家中學合作設計介紹生物多樣性的紙牌遊戲,豐富學校參觀的室內元素之餘,亦與戶外實地考察知識互補。

不同學校均對本會新教育項目及升級設施讚譽有加。學生透過實驗,認識育養珊瑚的過程,能大大提高其參與度及對海洋保育的認識;斯科特訪客中心的新設施有助促進協作學習,室內教室能夠全天候提供舒適的學習空間;而紙牌遊戲更廣受歡迎,其有趣互動的方式有助學生更了解生物多樣性。

WWF-Hong Kong

學生在米埔新升級的斯科特訪客中心進行有關城市規劃的小組討論

WWF-Hong Kong

學生在海下灣海洋生物中心認識珊瑚育養過程

傳播教育力量

本會致力推動可持續發展在教育制度中成為主流。年內,我們為學界提供不同顧問服務,藉以擴大我們的影響力。

作為香港環境卓越大獎(學校界別)的技術顧問,我們倡議學界以「全校參與模式」推行可持續發展教育。我們亦建議學校增加戶外體驗式學習機會,讓學生與大自然建立更深聯繫,加強對環境議題的理解。我們藉參與大獎了解學校在環境管理及教育方面的整體情況,並在學校間建立學習圈,促進知識共享及合作。

我們亦擔任教科書出版商的顧問,將環保訊息帶進小學新設的人文及科學科課本,以助莘莘學子從小學習貫徹的可持續發展理念。

此外,我們年內亦繼續支援各類型由教育局提供的教師專業培訓,培訓的題材多元化,旨在提升教師能力以有效教授環保課題。本會透過這些努力,繼續在環境教育領域發揮領導角色,為教育工作者及學生提供必要知識及技能,推動可持續發展的未來。

WWF-Hong Kong

本會代表與教師分享如何在學校實踐可持續發展

年度活動

我們的年度大型公眾活動「地球一小時」於2024年3月23日舉行,標誌着香港連續第16年響應這項全球盛事。全港近4,000家公司、機構、大廈及地標建築物一同在晚上8時30分關掉非必要燈光一小時,以示支持。

今年的行動聚焦兩大息息相關的地球危機——氣候變化及生物多樣性急劇消失。我們很榮幸邀得藝人鄭裕玲首度擔任「地球一小時」活動大使與歌手洪家豪發揮明星力量,連同我們的可愛吉祥物歐亞水獺Lutra擔任特別活動大使、以及一眾LINE FRIENDS角色,攜手呼籲大眾多接觸大自然,共同實踐綠色生活。

今年我們再次舉辦精彩的「地球一小時嘉年華」,讓更多市民加入「地球一小時」行動,當中連串活動包括創意工作坊、綠色市集、互動教育攤位及戶外健康活動等。我們更夥拍不同團體,從衣食行方面推廣可持續生活方式。合作機構包括聖雅各福群會轄下社會企業Green Ladies及Green Little、港鐵公司、立信德豪、DAKS LONDON、愛普生香港有限公司、Uni-Asia Group Limited及惜食堂。

我們的年度慈善步行活動「步走大自然」,於2024年11月2日至3日再次圓滿舉行。今年以「米埔深度行 with LINE FRIENDS」為主題,與我們的綠色萌友一起展示米埔自然保護區的壯麗景觀與大自然奇觀。

活動更加入參觀米埔南面新開放的「賽馬會魚鷹觀鳥屋」及新添的稻田遊環節,令體驗更豐富有趣。超過1200名參與者深入保護區,發掘米埔獨特生態系統的珍奇瑰麗。

WWF-Hong Kong

「地球一小時2024」多位嘉賓一起主持熄燈儀式

WWF-Hong Kong

「地球一小時2024」熄燈期間的香港維港景色

WWF-Hong Kong

「步走大自然 2024」參加者沿木棧道探索米埔奇觀

「步走大自然 2024」起動禮嘉賓合照

訪客中心活動

過去一年,我們的訪客中心舉辦各類精彩的公眾參與活動,推廣環境保護、鼓勵社會各界加入可持續發展的行列。

2023年9月,颱風蘇拉帶來極端降雨,香港遭受嚴重影響,多個地區被洪水淹浸,街道及沿岸滿佈垃圾雜物。為協助海岸回復面貌、提高市民的海洋保育意識,本會與大埔民政事務處大埔區青年網絡於2023年9月16日進行獨木舟海岸清潔行動。超過20名義工合力在元洲仔及林村沿岸收集水上垃圾及雜物。他們隨後到元洲仔自然環境保護研究中心進行實驗,了解海洋垃圾及微塑膠對生態系統的威脅。

2024年1月,我們與漁農自然護理署於元洲仔協辦「賞.惜海洋野生動物節」,旨在向公眾宣揚尊重及愛惜海洋野生生物,展覽、互動教育攤位、工作坊及保育專題講座等各樣活動共吸引3,000多名市民參與。

世界自然基金會賽馬會米埔斯科特教育中心於2023年11月啟用一週年,成為濕地保育和環境教育的指標。中心採用環保設計理念,運用環保物料,並透過天窗結構引入充沛的自然光,為訪客營造一個沉浸式空間,讓他們在學習濕地保育知識的同時亦能與大自然連繫。中心的出色設計獲得國際嘉許,贏得多項殊榮,包括:Architizer A+大獎2024特別表彰獎、AMP美國建築大師獎2024「室內設計:公共空間」類別獎項、《Interior Design》Best of Year大獎2024「政府/機構」類別獎項得獎者,以及亞太區室內設計大獎2024金獎。

我們在米埔斯科特訪客中心的Kingfisher Café於2024年8月16日開業,提供美味輕食、包點及飲料選擇。咖啡室以多種方式支持本地社群,除了部分食材採購自附近農場,僱用區內村民成為員工,並遵循可持續營運理念,摒棄任何即棄塑膠餐具,選用以可生物降解、可堆肥及可回收的植物原料製成的外賣盒及杯,廚餘亦會轉化為肥料,供樓頂的花園使用。

我們位於中環的可持續生活實驗室年內舉辦了多類工作坊,鼓勵大眾培養環保生活習慣,包括不時舉行的貝果烘焙工作坊,分享選擇環保食物的貼士及技巧,啟發參加者食得健康、減少碳足跡。

WWF-Hong Kong

獨木舟義工團在颱風蘇拉過後合力清理沿岸垃圾

WWF-Hong Kong

小小環境守護者們透過互動遊戲學習如何守護海洋

WWF-Hong Kong

獲獎的斯科特教育中心展現環保設計理念,同時讓訪客與濕地保育連繫

WWF-Hong Kong

Kingfisher Café遵循可持續營運理念,不使用即棄塑膠餐具

立即分享本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