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觀鳥大賽2025:向保育出發

WWF-Hong Kong
Font size:
A
A
A

自1984年起,香港觀鳥大賽一直是WWF的標誌性籌款活動。經過多年努力,大賽在規模及影響力方面穩步擴大,吸引不少海內外觀鳥愛好者到來一較高下。2025 年的香港觀鳥大賽已是第 41 屆,賽事於2月8日及3月1日舉行,一如既往,比賽籌得的款項將用於支持米埔自然保護區的保育工作。

賽事的青年組及專業組共吸引35 支隊伍參加,參賽者包括觀鳥高手、新手,亦有中學生及大學生。專業組的隊伍來自亞洲各地,競爭激烈,最終由Swire All Stars 隊在短短18小時內觀察到159種鳥類品種而奪冠,同時亦獲得最高籌款額獎,而青年組中,伊利沙伯中學舊生會中學觀鳥隊憑着於五小時比賽中錄得101個品種而取得勝利。

熱心保育人士及觀鳥愛好者皆知,米埔自然保護區是東亞-澳大利西亞遷飛區內的重要中途站,連極危物種勺嘴鷸亦會造訪。香港觀鳥大賽2025籌得款項,將用於在保護區內建設淺水高潮位棲息地,為水鳥提供重要生境,惠及勺嘴鷸、黑臉琵鷺、水鳥、鴨、白鷺及蒼鷺等鳥種。

國際保育界的視角




韓國水鳥網絡的李起燮博士表示,韓國的觀鳥活動注重體驗及提高意識,WWF的香港觀鳥大賽則結合保育元素而更勝一籌:「香港的賽事融合參與者的熱情, 為棲息地的實際管理籌募經費,亦是建立國際合作關係的良好借鏡。」




來自菲律賓 Haribon 基金會的參賽者 Josiah David Quimpo 先生表示,這次經驗超乎預期。他分享道:「米埔的濕地及鳥類物種之多令人大開眼界,這種交流機會十分寶貴,香港的野生生物管理實是保育工作的典範。」


衷心感謝一眾參加者及捐款者的熱心支持,香港觀鳥大賽將繼續是支持米埔自然保護區長期保育工作的重點盛事。

立即分享本頁